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毛泽东与钱学森的交往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晶牛毛泽东思想网  点击数1903  更新时间:2009/11/26 11:07:40  文章录入:mzd8341  责任编辑:mzd8341

 

毛泽东与钱学森的交往

 

 

 

初见毛泽东

   1956年,菊香书屋。

  “主席,”周恩来进门后满面笑容:“我将你久盼的贵宾请来啦!”

  “啊!钱学森同志,”毛泽东走上前去,紧握着站在周恩来身旁有点拘谨和紧张的钱学森的双手,“盼了你好久啰!我们的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和火箭专家!”

  “我也早想来拜会主席了,”钱学森激动地望着紧握着他双手的毛泽东,“怕你太忙,不敢来打扰。”

  “你说反啰!是我考虑到你才回国,要处理的事太多,不敢过早相约。”毛泽东诚挚地说。

  “听说美国人把你当成5个师呢!”毛泽东伸出五个手指头,“我看呀,对我们说来,你比5个师的力量大多啦!我现在正在研究你的工程控制论,用来指导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呢!”

  毛泽东的平易近人,减少了钱学森初来时的拘谨和紧张。

  “学森同志,”毛泽东望着钱学森,“你那个关于《建立我国国防航天工业的意见书》,我仔细看过了。写得很好呀!”

  “主席,”钱学森谦和地笑了笑,“我刚刚回国,对国内情况不甚了解,我只是根据我的工程控制论,对我国的国防建设特别是航空工业的建设提了不少很不成熟的意见,其中错误一定不少啊!”

  毛泽东摆了摆手:“学森同志,提出了这么多好建议,怎么是错误啊!这是十分难得的呀!这些精辟独到的建议,只有你这位工程控制论创始人才提得出呀!”

  毛泽东顿了顿,接着说道:“我们国家决定根据你的工程控制论,组织各个学科各个部门一起奋力搞导弹。学森同志,我想请你这个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来牵这个头,有信心吗?”钱学森有点紧张:“主席,这么重要的任务,我怕干不好啊!”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毛泽东用筷子在空中重重一晃,“你钱学森是工程控制论的开山鼻祖,还怕干不好!”

  在毛泽东磅礴气势的感染下,钱学森终于坚定地点了点头:“主席,我一定努力工作。”

 

  解决钱学森的军衔

  聂荣臻拿着一份名单,匆匆向菊香书屋走去。

  “主席,为了争取苏联对中国发射导弹和火箭技术的援助,我们准备派人到苏联去谈判,您看这代表人员名单该怎么定?”

  毛泽东想了想说:“聂老总,你就来做这个代表团的团长,你的代表团应该把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还有原子工业的人员包括进去。学森同志也应该去,很多问题只有他去才搞得清。”

  “我们也考虑到应当请钱学森同志参加我们的代表团。只是,苏联方面参加谈判的,既有职务,也有军衔。”聂荣臻认真地向毛泽东陈述着,“而我们的钱学森同志现在虽然是国防部五院的院长,可是却没有军衔。为了与苏方对等,钱学森同志必须解决军衔问题。”顿了顿,聂荣臻接着说:“我们为这个问题请示了恩来同志,恩来同志说:‘钱学森早在十多年前,美国就授予他上校军衔,我们共产党人为什么不能让他当将军?我看钱学森同志身负重任,又是世界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论他的资格和贡献,至少应授予中将军衔。此事你回去和彭老总商量一下,必要时开个军委会,我也参加,把这个事定下来。’”

  毛泽东想了想,说:“恩来同志考虑得很周到。我想钱学森同志作为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至少也得授予中将军衔。”

  就这样,作为科学家和工程控制论创始人的钱学森,穿着威严的天蓝色将军服,戴着庄严的中将军衔,经过毛泽东批准,参加了中苏关于军事尖端技术的谈判。

 

  畅谈工程控制论

  “恩来,根据钱学森同志的工程控制论,我国第一个导弹、卫星试验基地的情况怎样了?”毛泽东关心地问。

  “基地已选好,只是基地领导小组人选还没有定下来。”

  “就请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钱学森当组长吧!”毛泽东的手掌在椅子上轻轻一按。

  “好!”周恩来点点头,将手中的材料递给毛泽东,“这是钱学森这些科学家根据工程控制论写的报告,请主席过目。”

  “这是钱学森这些科学家写的‘天书’啊!”毛泽东幽默地说,“我一定要好好看看。”

  周恩来走后,毛泽东立刻打开钱学森这些科学家递上的“天书”。看完,毛泽东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拿起直拨电话,兴奋地说道:“恩来,我想召集一个会议,亲自听听钱学森这些科学家们的汇报。”

  下午,毛泽东的菊香书屋,坐满了他请来的科学界的贵宾。“学森同志,来,来,坐这儿来。”毛泽东指着自己身旁的一个座位,“请你根据你的工程控制论谈谈火箭导弹问题吧!”毛泽东显然对钱学森用他的工程控制论指导建造的火箭导弹有着特殊的兴趣。

  “好。”钱学森向毛泽东微微点点头,“主席,那我就谈谈我个人在这方面粗浅的看法吧。关于火箭和导弹的问题,如果苏联遵守我们签订的协议,他们提供的模型尽早运来,我们在三年五年之内就会有一个大的突破,争取把第一枚导弹打上去。因为我们对工程控制论的研究,远远走在他们的前面,而研制火箭导弹是无论如何离不开工程控制论的,可以这样说,离开工程控制论,火箭导弹的研制工作将寸步难行!如果他们拖拖拉拉,我们也不怕。至少我们有火箭导弹的理论基础,有比较完善的工程控制论作为指导。现在关键是火箭的燃料问题,苏联答应给,但迟迟没运来。”

  毛泽东望了身旁的周恩来一眼,眉头皱了皱。

  钱学森并没有注意到毛泽东的表情,接着说道:“根据工程控制论的理论,我们准备先搞出图纸和模型,在不依靠外援的基础上拿出我们自己的东西。就像刚才总理说的,我们搞火箭导弹,包括搞卫星,要有立足于国内的思想准备,当然这里最重要的是全国大力协作,使工程控制论的研究更趋完善。”

  听到这里,毛泽东非常兴奋,插言道:“学森同志,你谈得蛮好呀!现在我们搞尖端技术,也是在打硬仗,打一场工程控制论的硬仗呢!我们过去的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为什么取得胜利,就是运用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战略思想。学森同志,实际上,这也是你的工程控制论在军事上的运用,只是当时没有这个名词罢了!”

 

  钱学森笑着说:“因而,主席应当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啊!”

  毛泽东摆了摆手:“我不过是不自觉地在战争上运用了你的工程控制论。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当然还是你呀!我哪能贪为己功啊!”

 

  生日宴上表扬钱学森

  1960年,苏联撤走了援华的全部专家,撕毁全部257个科技合同,包括给我们提供原子弹、火箭、导弹样品的合同。1960610,也就是苏联专家从中国撤走仅仅17天,在钱学森的领导下,用工程控制论作为指导,用国产燃料发射了中国第一颗近程弹道导弹,准确命中目标。一个多月后,国产近程导弹也相继升空,高准确度地命中目标……

  19641016,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毛泽东特别高兴。一向反对为其做生日的他,这一年一反常规,破例地请了大家一次。

  宴会前,工作人员拟定了一个入席者名单给毛泽东审定。毛泽东看了3桌客人的名单后,十分郑重地用铅笔将钱学森的名字从另外一桌划到了自己所在桌位的名单上,而且让钱学森紧挨自己坐。

  宴会在喜庆的气氛中开始。毛泽东坐在座位上,笑着说:“今天,请各位来叙一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原子弹爆炸了,我们的火箭试验成功了,我们中国人在世界上说话,更有底气了!”接着,毛泽东话锋一转,指着自己身边的钱学森,笑着对大家风趣地说:“我现在特别向在座的诸位介绍一下我们的钱学森同志,他是我们的几个‘王’呢!什么‘王’?‘工程控制论王’,‘火箭王’!他这个‘王’用工程控制论一发号令,我们的火箭就上天,所以各位想上天,就找我们的‘工程控制论王’和‘火箭王’钱学森同志!”

  毛泽东接着又说:“这位‘工程控制论王’学森同志也给我们做出另一个榜样呢!他不要稿费,私事不坐公车,这很好嘛!”

  钱学森毫无思想准备,怎么也想不到毛泽东会在这种场合如此表扬自己。

  “主席,”周恩来对毛泽东说:“钱学森同志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值得我们学习。”

  “这就是学森同志对青年的培养和信任。”周恩来向毛泽东讲起了下面的故事。

  1964年夏天,钱学森同志带领大家设计的一枚火箭已进入了“15分钟准备”,只等待“零时”的到来。这时,突然出现了事先谁也没有估计到的严重情况。由于天气太热,火箭推进剂在高温下剧烈膨胀。导弹贮箱内灌不进足够的燃料,灌进去的也汽化了,这将严重影响火箭的射程。

 

  论证会,研讨会,一个一个开下去,始终找不出合适方案。

  突然,一个叫王永志的青年工程师提出来:“适量泄出推进剂!”,大家被这方案弄糊涂了。“不行!不行!”总设计师连连摇头。“正因为气温太高,推进剂已经少加了,这才出现了达不到射程的问题。现在你反而提出减少推进剂,这不打得更近了吗?”

  “泄出少量推进剂,”王永志坚持着,“就减少了弹体的重量。这不但不会影响火箭的发射距离,而且还会飞得更远。”“我决不同意拿国家的财产去冒险!”总设计师右手一挥,完全堵死了这道门。

  “找钱学森院长去!”王永志向钱学森的帐篷走去。

  钱学森细心地倾听着王永志的意见。听完后,他既没点头,也没有摇头。他站起身来,在帐篷内踱着步。他终于停住了脚步。“按照工程控制论原理,你这个方案有道理!年轻人!”钱学森拍拍王永志的肩膀,“我看这个办法行!”

  钱学森全力支持这位青年工程师的方案,这是要承担很大风险的。

  第二天,导弹按照王永志的方案发射成功了!

  “主席,这就是我们的钱学森同志,我们的工程控制论创始人钱学森同志!”周恩来最后重重加了一句。

 

毛泽东站起身来,紧紧握着钱学森的双手,动情地说:“只有无私无畏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学森同志!”

 

(转载自晶牛毛泽东思想网)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