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全国毛泽东思想学会(筹建)网 >> 社会纵横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最新推荐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图文]华西村再现天安门城楼和万里长城         ★★★
华西村再现天安门城楼和万里长城
作者:中新社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2006 更新时间:2011/10/13 17:54:55

 

华西村再现天安门城楼和万里长城

 

 

   

 

为期一周的江苏华西村建村50周年庆典活动期间,华西村的旅游热升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发现,在华西村也能看到克隆的长城和天安门等著名景点。据华西村负责人介绍,华西村已被定为江苏省和无锡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克隆景点让当地人在家门边感受到华夏河山的美丽,也成为华西村发展旅游业的亮点招牌。中新社发李根 摄 图片来源:CNSPHOTO

 

   

 

为期一周的江苏华西村建村50周年庆典活动期间,华西村的旅游热升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发现,在华西村也能看到克隆的长城和天安门等著名景点。中新社发李根 摄 图片来源:CNSPHOTO

 

   

 

为期一周的江苏华西村建村50周年庆典活动期间,华西村的旅游热升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发现,在华西村也能看到克隆的长城和天安门等著名景点。据华西村负责人介绍,华西村已被定为江苏省和无锡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克隆景点让当地人在家门边感受到华夏河山的美丽,也成为华西村发展旅游业的亮点招牌。中新社发李根 摄 图片来源:CNSPHOTO

 

   

 

为期一周的江苏华西村建村50周年庆典活动期间,华西村的旅游热升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发现,在华西村也能看到克隆的长城和天安门等著名景点。据华西村负责人介绍,华西村已被定为江苏省和无锡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克隆景点让当地人在家门边感受到华夏河山的美丽,也成为华西村发展旅游业的亮点招牌。中新社发李根 摄 图片来源:CNSPHOTO

 

   

 

为期一周的江苏华西村建村50周年庆典活动期间,华西村的旅游热升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发现,在华西村也能看到克隆的长城和天安门等著名景点。据华西村负责人介绍,华西村已被定为江苏省和无锡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克隆景点让当地人在家门边感受到华夏河山的美丽,也成为华西村发展旅游业的亮点招牌。中新社发李根 摄 图片来源

20111012 12:13:45 来源: 中国新闻网)

 

 

附:华西村的“天安门”为何没非议? 

 

为期一周的江苏华西村建村50周年庆典活动108开始,华西村的旅游热也随之升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惊喜地发现,在华西村也能看到克隆得惟妙惟肖的长城和天安门等著名景点。据当地负责人介绍,这些克隆景点让当地人在家门口感受到华夏河山的美丽,也成为华西村发展旅游业的亮点招牌。(《扬子晚报》1011

 

重庆忠县黄金镇政府办公楼修成了天安门城楼的样式,安徽阜阳市颍泉区政府办公楼建成了美国白宫的形状,江苏盐城阜宁县的一处景观建成了世博中国馆的模样……这年头,但凡克隆标志性建筑的,没几个不遭舆论“板砖”。但此次华西村非但没有受到非议,反倒激起民众的旅游兴致。

 

针对层出不穷的“山寨建筑”,笔者曾认真翻阅了一些文件、法规,发现对各地建筑包括党政机关办公楼的设置并无具体规定。天安门、白宫样式作为古代和西方建筑中的杰出代表,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地方政府建造办公楼时效仿并无逾越之处。即使那个“山寨中国馆”,其建筑样式被申报为专利,但地方政府仿造后并不用于经营,似也无可厚非。

 

笔者细致研究了针对“山寨版”建筑的种种非议,发现针对建筑设计批评得很少很少,重点“轰炸”的是“穷折腾”——本来是个穷县、穷区、穷镇,有的还戴着“贫困县(区)”的帽子,却好大求阔地仿建天安门、白宫、中国馆,用老百姓的话说是“崽花爷钱不心疼”。如黄金镇建筑“天安门”,当时耗资400余万元,相当于全镇一年的财政收入,拖欠教师工资、不办为民实事,还不给被征地农民相应的补偿,这样的仿造不激起民愤才怪。

 

此外,还有公众不能接受的“土皇帝”心理。将地方政府办公楼建成天安门、白宫的样式,暴露了设计者——领导干部极不端正的权力意识,是某些官员将极权“借尸还魂”的表现,这是严重的角色错位,也可预知其治下少不了专制独裁、飞扬跋扈、损公肥私……

 

说到这儿,该明白华西村的“天安门”、“长城”为什么不招骂了:华西村是“天下第一富村”,此外,华西村建设的是大众化景点,而不是官员权力膨胀、自我享受的宫殿;华西村建设这些景观不损害百姓利益,相反丰富了他们的旅游文化,甚至进一步提升了华西品牌……于此,一条“真理”更加明晰:只要真心实意为百姓花钱办事,百姓自然拥护、支持。

 

其实,这个“真理”在几天前落成的“中国农村第一高楼”上也得到印证,一个小村,搞出这么个超豪华酒店,却没人批评它是“面子工程”,无人质疑“谁人消费”,这是怪事不怪——国人不仇富、不仇官,只仇恨损害百姓的人与事!(成彪)(20111013 07:17:22 来源: 中国青年报)

 

 

(转载自新华网)

文章录入:mzd8341    责任编辑:mzd83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中心概况 友情链接

    西·平定  站长:邵华 TEL:0353-6188456 QQ:596254574   邮箱:596254574@qq.com
    技术支持:平定博胜电子 晋ICP备09008532号

    晋公网安备 14032102000118号